为展示和品评22级广编班同学制作的见习作品,提高学生们的专业认知水平,11月21日上午,72886必赢欢迎光临于跬步楼1611开展22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见习评审会。本次评审会由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全体老师出席,22级广编班全体学生共同参会。

每组组长在影片播放前对见习作品进行简单的导演阐述,作品展示完后,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老师们通过分析影片的核心理念、角色塑造、叙事架构、视觉画面处理以及视听语言融合等多个方面,对每个作品进行了深入、专业的剖析,同时总结启示、归纳经验。教师团队随即在现场依据作品的创意新颖程度、主题立意的深度、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以及视觉画面的艺术美感等关键指标,对提交的九个作品进行了严谨的专业评分。

会后,经过老师们的共同讨论和协商,向班级宣布评分结果。
作品展示
《论景德》

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景德镇,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哈姆雷特一样,短片就是旨在把不同人想要表达对景德镇的情感都展现出来,以自己心中的景德镇,表现出景德镇的悠长历史与独特文化。
浮梁一梦

这是一个关于自我发现与重生的温情故事。主角是一块古老的青瓷碎片,它曾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,如今却被遗忘在现代世界的角落。通过一场梦境般的冒险,它将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,并在意外的转折中找到新的生命意义。
瓷都故梦

一个受到原生家庭压迫,前途失意的年轻人,因为来到景德镇遇到一个老人并与老人之间发生的故事,带给年轻人心灵上的救赎。然后我们更多以较为简单的故事情节,重点关注场面调度,镜头画面,以及人物关系的刻画。
何以景德镇

在瓷博会前期,有瓷器出国巡展的机会,我们通过瓷器拟人化的形式,以博物馆瓷器小瓷的视角,游历景德镇,见证景德镇何以诞生,何以发展,何以拓新,何以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,最终,小瓷会做出哪种选择呢?
遇见一个奇怪的她

陶熠自幼便对陶瓷修复怀有浓厚的兴趣,却因师父和市场观念的影响被迫走上了陶瓷制作之路,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自我怀疑,内心深处对于修复的热爱从未熄灭。由陶熠制作出来的“失败品”出现了一个小精灵玲珑,在与玲珑相遇走过的每一个地方,陶熠不仅想起了自己所热爱的修补技艺,更重新找回了那份久违的热爱与激情。
三十而立

一个有着文艺气息的“屌丝”,一座有着瓷都之称的城市。他想,我要先赚他一个亿,它说,欢迎你从此开始。跟随着舅舅的步伐,我们看见不屈与坚韧,看到了理想之于现实的土壤,挣扎着开出花蕾。热血和青春,三十而已,彼时正是少年。
《宗匠陶钧》

通过访谈景德镇摄影协会主席郑筱卿老师以及结合拍摄实景、交织资料等手法,来展现其对摄影艺术的独特见解和对景德镇的热爱。影片聚焦于郑老师如何将摄影艺术与景德镇的城市风貌、人文关怀巧妙融合,深入挖掘郑老师以热爱为动力,坚守摄影初心,一人一城,用镜头讲述景德镇故事的品质与精神,传递艺术与生活的和谐共鸣。
《痕中花》

这是一部展现景德镇修瓷工艺的宣传片。它聚焦于修瓷大师们的精湛技艺,从破碎瓷器的拼接开始,那一块块碎片在大师手中如拼图般精准契合。补缺环节,大师运用特制材料,精心塑造缺失部分。打磨时,工具与瓷器的每一次接触都尽显细腻。上色过程,色彩的调配与涂抹让修复处与原瓷完美融合。片中呈现了古老的修瓷工坊,传统氛围浓厚。通过微距镜头、多角度拍摄,捕捉修瓷细节与神韵。配以舒缓音乐和生动旁白,展现修瓷背后的文化传承意义,带您领略这一古老技艺如何让破碎瓷器重焕生机。
《三宝艺梦》

短片聚焦于景德镇三宝村中两位对瓷器充满无限热爱的制瓷人。短片主要展示了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热忱与不懈追求,以及他们对艺术坚定的执着和内心深处的理想之光。同时,深入挖掘他们对于三宝村发展问题的独到见解,揭示在表面繁荣之下所潜藏的发展困境,尤其是艺术家们逐渐失去纯粹创作环境这一严峻现实。并以小见大,透过三宝村这一微观视角,剖析整个景德镇在繁荣背后所面临的发展挑战。
观后互评
通过系统性的互评环节总结,能够促使学生对影片的多元层面进行深刻反思,同时为其他观众构建有价值的参考框架与灵感来源,进一步推动学生之间的深入探讨与广泛交流。


此次评审会的开展,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实践成果和学习收获的平台,更给予师生一个互相交流、学习的宝贵机会。在聆听老师点评的过程中,学生们加深了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认识与掌握,老师们则通过与学生的互动交流,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创作思路,为今后的教学指导提供了更为精准的依据与方向。
供稿:李美婷
供图:温嘉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