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老师、各位新同学:
金秋时节,美丽的萍乡学院校园迎来了一群新主人。今天,72886必赢欢迎光临在天泉楼报告厅举行2022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。我代表全院师生员工,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新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!由于疫情原因,还有30余名同学推迟报到。祝贺同学们在萍水河畔船形岭上开启人生新篇章!
72886必赢欢迎光临创办于1978年,是我校办学历史最长的院系之一。现有三个本科专业——汉语言文学专业、历史学专业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。有学生1000余人。现有教职工39人,其中专任教师31人,专任教师中有教授3人,副教授11人,讲师及以下职称教师17人,博士、硕士学位教师29人。有科研机构安源红色文化研究中心。有学生社团飞廉文学社、礼仪队。

经过40多年的发展,文传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。他们中,有中学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、有大学教授、有党政领导干部、有商界翘楚。大学期间就出版了2部作品集的2000级学生漆宇勤,他的散文作品曾成为中考作文题材,现已出版十余部诗集、散文集。近年来,越来越多的学生考上教师编、研究生、公务员。今年,历史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达30.8%。

同学们,此时此刻,我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,期待着你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,开启人生新篇章。怎样融入大学学习生活?怎样规划好自己的学业?怎样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、生活。这是同学们非常关心的话题。在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上,我想跟同学们做点交流。我把今天要讲的概括为三句话。
第一,要尽快转换角色,在自主自立中成人。大学和中学的最大区别是学习发生了很大变化。课程增多。中学只学习10多门课程,大学课程则达40门以上,而且差不多每一学期学习的课程都不相同。课程体系变化。大学一、二年级主要学习公共课、专业基础课,三、四年级主要学专业课、选修课,实训、实习,做毕业设计、毕业论文。授课方式变化。采取讲授式、研究式、模拟式、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,习题少,答疑少。教师授课进度快,有时两节课可能讲一章内容。大学生活也发生了变化。学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监管减少,独立性、自主性增强。面临这样全新的学习、生活的转变,一些同学会不适应,甚至不知所措、迷失方向。2018年,教育部部长在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“推进四个回归”的要求,第一个回归就是回归常识,就是学生要刻苦读书学习。他指出:有人说,现在是“玩命的中学,快乐的大学”。这种现象应该扭转。对大学生要合理“增负”,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,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,改变轻轻松松就能毕业的情况,真正把内涵建设、质量提升体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上。进入大学后,同学们不能有“松口气”“歇歇脚”的想法。要尽快调整适应,转变角色,进入大学学习生活状态。
第二,要锻造过硬本领,在挑战自我中成长。今天,同学们作为新生坐在这里。一转眼四年过去,大家都要毕业。从现在开始,就要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。规划不外乎深造和就业。可根据职业前景、个人兴趣、才情气质、现实可能来规划。要加强专业认知,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,课程设置,知识、能力、素质要求,毕业要求。然后扎根于自己的学科专业领域,深耕细研,脚踏实地把专业基础打牢。要苦练专业基本技能。师范专业的同学大学期间要练就过硬的教学技能,广播电视编导的同学要掌握扎实的拍摄、编导和制作技能。近年来,我们发现,同学们考教师编,那些专业基础扎实、教学技能过硬的都能考上,而教学技能有欠缺的,笔试成绩好,面试可惜还是被刷下来了。做好了规划,还要制定明确的目标。目标的实现,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,要有好的学习方法,要通过扎扎实实的学习和实践去完成。因此我建议大家做到“四多四少”,多花点时间用于学习、思考、研究,少做那些于个人专业提升无意义的工作;多花点时间阅读那些启迪心智的经典,少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肥皂剧;多花点时间参加集体活动,少进入那些虚拟的社交网络;多花点时间参加一些运动锻炼,少做那些无意义的宅宿舍和熬夜活动。
第三,要全面提升自己,在自强不息中成才。要形成正确价值观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大时强调,青年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,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,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,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。要树立大格局。决定一个人格局大小的包括五个维度:一是境界的高度;二是胸怀的广度;三是眼界的宽度;四是思想的深度;五是执行的力度。要培养交际能力。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次分析,发现在成功的因素中。智慧、专业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25%,75%决定于良好的人际沟通。要提升综合素质。未来科技与人文的发展趋势,就是交叉、融合。与此同时,人类未来新形态的文明,将会出现。城市与农村,实验室与工厂,大楼与田间,居家与办公,休养与医疗,机器与人智等等的形貌、内涵及其界限,未来可能会消失或部分消失。因此要努力提升综合素质。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的同时,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视界、素养,素质、能力。我们文传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七项技能大赛、经典诵读大会、写作大赛、辩论赛等活动,学校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,我们还会组织同学参加互联网+、“挑战杯”、大广赛、写作等比赛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,同学们可以在这些比赛和活动中一试身手。

《南方周末》有一篇文章《假如让我重读一次本科》,推荐同学们去读一读。其中有这么一句话:工作后发现,学校和专业的标签给人带来的优势或劣势都只是一时的,最终决定别人看法和你的活法的,仍然是你怎样渡过了大学四年。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一句话。因此我提出,同学们不要在最好的时光里做大学的“游客”,做青春的“过客”,做时代的“看客”,而是要在大学里做成人、成长、成才的奋斗者,做新时代放飞梦想、开拓创新的弄潮儿。
衷心祝愿同学们经历大学四年学习生涯后实现人生的成功!
谢谢大家!
文传学院院长 易志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