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与科技文明的探索热情,4月12日,义教队赴垭坞村开展义教活动,此次活动旨在以四大发明为切入点,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知古代科技智慧,激发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兴趣与现代科技的创新意识。

造纸探秘:书写载体的千年蝶变
志愿者郑梦萍以“纸从何而来”设问,系统讲解造纸术从西汉麻纸到东汉蔡伦改良的演进历程,并现场演示纸浆制作原理,引导孩子们感悟技术革新对文化传播的推动作用。当听到“蔡侯纸”使典籍抄写效率提升数十倍时,孩子们惊叹连连,纷纷在体验环节尝试古法抄纸。

活字印刷:文明复刻的技术革命
志愿者刘文涛以古代佛经抄写困境为引,解析雕版与活字印刷的技术差异,通过实物对比展现活字“一字多用、排版自由”的革新优势,阐释其对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。孩子们动手排列活字模块,亲身体验“排版三刻钟,印刷三秒钟”的效率飞跃。

火药传奇:炼丹炉中的文明星火
“大家知道火药是如何在炼丹过程中被意外发明的吗?”志愿者郭珍以火药意外发明的故事切入,梳理其从炼丹副产物到军事利器的转型轨迹,结合烟花爆竹制作工艺,解析“一硝二磺三木炭”的配比奥秘,并延伸讲述火药雕刻师徐立平的匠心故事,诠释科技传承的时代价值,孩子们听得入神,时而惊叹记录,时而热烈鼓掌,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。

指南之针:磁石指极的航海密钥
志愿者池文慧抛出“郑和航海靠什么导航”之问,以此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,开启指南针的知识之旅。借助司南模型演示磁石指南特性,池文慧梳理从战国司南到现代电子罗盘的迭代脉络,组织情景模拟讨论,深化孩子们对导航技术文明价值的认知。当得知指南针助力郑和七下西洋时,现场响起热烈掌声。

四大发明凝结着中华先民的创造智慧,义教队通过知识讲授、实物展示、情景模拟等多元形式,让传统科技文化浸润童心。在今后,义教队将持续开展非遗传承系列活动,在青少年心中培植文化自信根基,让文明薪火赓续相传。
供稿:郭珍、支淑慧
供图:72886必赢欢迎光临义教队